2015年11月7日 星期六

被討厭的勇氣

1. 阿德勒心理學就是勇氣的心理學。你之所以不幸,並不是過去或環境造成的,更不是因為能力不足,只是勇氣不夠而已。換句話說,就是缺乏變得幸福的勇氣

2. 任何人都是在追求卓越,也就是想奮發向上,訂定某些理想或目標後,就向前邁進。但是當理想無法達成時就會對自己產生一種低劣無能的感覺

3. 如果認為因為我的學歷低所以無法成功,那就不得不解釋為不想成功,而不是無法成功。簡單來說,就是害怕跨出那一步,而且不想付出實際的努力。不想為了改變而犧牲目前所擁有的享受與快樂。也就是缺乏改變生活型態的勇氣。所以對目前的狀態即使感到有些不滿或不方便,卻還是覺得維持現狀比較輕鬆愉快。

沒有這份勇氣的人,往往會陷入自卑情結。因為學歷低,所以無法成功,就會變成只要學歷高的話,我就可以輕易獲得成就來暗示自己是有能力的。現在的自己只不過受限於學歷的框架,懷才不遇,真正的我其實很優秀的。

4. 所謂追求卓越,指的是讓自己的腳向前跨一步,而不是非超越他人不可的那種競賽。
競爭的可怕就在這裡。就算你不是輸家,就算你一直獲得勝利,但只要你置身在競爭之中,內心就無法得到片刻安寧。因為不想成為輸家,而且為了不成為輸家,必須不斷贏下去,也沒辦法相信別人。社會上有許多人雖然獲得成功,但同時卻無法感受到實質的幸福,就是因為他們活在競爭之中,對他們而言,世界是一個危機四伏,草木皆兵的地方。

5. 憤怒不過是一種溝通方式,而事實上,不利用憤怒來溝通是有可能的。我們不必發洩怒氣,也可以進行意見交流,甚至讓對方接受我們。如果從經驗中漸漸了解這一點,憤怒的情緒自然而然地也就不會再出現。

6. 讀書是孩子的課題。所以當父母命令孩子好好用功讀書時,就像帶著滿腳泥巴踩進別人的家裡,干涉了別人的課題。這麼一來,就很難避免衝突。因此我們必須站在這是誰的課題的觀點,將自己和他人的課題切割開來。大致上,所有人際關係中的紛爭,插不多都是因為一腳踩入人家的課題裡,或是自己的課題遭到干涉所引起的。介入他人的課題,還有背負他人的課題,會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沉重又辛苦。所以你必須清楚知道從這裡開始,就不是我的課題了。然後把他人的課題切割,捨棄。這就是讓人生卸下重擔,變得單純的第一步。

7. 亞歷山大大帝,當他遠征到波斯領土的利底亞時,當地的神殿祭祀著一輛戰車,那輛戰車是過去的國王哥帝安用特殊而牢靠的繩結綁在神殿柱子上的,大家都傳說解開這個繩結的人,將成為亞洲之王。許多自認很有辦法的人都抱著捨我其誰的想法前來挑戰,可是那個繩結卻異常牢固,沒有人能解開。亞歷山大大帝看到那繩結非常牢固,就拿出一把短劍,一刀切斷了它。據說當時他是這麼說的: 所謂的命運,並非依靠傳說來安排,而是揮舞自己的劍去斬開

8. 只關心自己的人,會認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對這些人而言,其他人不過是為我做些什麼的人,幾乎認定大家都必須為我而轉動,應該優先考量我的想法。正是如此,他們逾越了人生的主角這個分際,成為世界的主角。因此他們和別人來往的時候,總想著,這個人會給我什麼? 但是他們的期望不可能每次都獲得滿足,因為別人並不是為了滿足你的期望而活。而當期望無法滿足的時候,他們會大失所望,感覺受到嚴重侮辱,變得忿忿不平。他們會想,那個人什麼也沒為我做,那個人辜負了我的期待,那個人不再是我的夥伴,是敵人。抱著世界以我為中心這種信念的人,通常用不了多久就會失去夥伴。

9. 所謂肯定自我,是明明做不到,卻要暗示自己我可以,我很強。這種想法也會連接到優越情結上,算是欺騙自己的一種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接納自我是在自己無能為力的情況下,坦然接受那個辦不到的自己,而且盡最大努力朝目標前進,不欺騙自己。說得更簡單一點,對拿到六十分的自己說,這次只不過是運氣太差了,我其實有一百分的實力。這就是肯定自我。相對的,坦然接受只拿六十分的自己,並思考,要怎麼做才能離一百分越來越近?則是接納自己。

10. 作家馮內果在小說第五號屠宰場引述過一段話: 主啊,求祢賜給我平靜的心,去接納無法改變的事物;賜給我勇氣,去改變可以改變的東西;並賜給我智慧,去分辨這兩者的差異

11. 人生是一連串的剎那,過去和未來都不存在。你想要藉由回顧過去,預見未來,給自己一個免除責任的藉口。事實上,過去發生了什麼事,和當下一點關係也沒有;而未來會如何,也不是當下要考慮的問題。當你認真地活在此時此刻,根本不會想到這些事。

12. 人生最大的謊言就是沒有活在當下。沉溺於過去,不斷張望未來,讓自己所有的人生都映照在微弱的燈光下,還以為自己看見了些什麼。關鍵的一刻,不在昨天,也不在明日,就在此時此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