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2日 星期六

《心態致勝》

1. 我們一項聽過許多格言,勸人勇於承擔風險、堅忍不拔,例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一試再試做不成,在試一次」或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但令人訝異的是,定型心態者對於這些格言並不認同,在他們的心目中,「不入虎穴,安全無虞」、「一試再試做不成,八成是你的能力不足」、「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也許根本造不成。」

2. 現在假設你打算學習一種新語言,也已經報了名。上了幾堂課之後,有一次老師請你到教室前面,開始向你拋出一連串問題。
   設想抱持的是定型心態,現在你的能力正受到考驗。你是否覺得每個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你身上?你是否可以看出老師的表情正在對你品評高下?感受那種焦慮,感受整個自我緊繃甚至晃動。你還有什麼其他的想法與感受?
   現在再設想你抱持的是成長心態。你是個新手,這就是你在這裡的原因,你是來學習的,老師就是你學習的資源。試著感受焦慮離你而去;感受你的心智敞開。
   這傳達一個訊息:你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

3. 「能力」的意義並非只有一種,而是有兩種:一種是定型的能力需要時時向人證明;另一種是可以改變的能力可透過學習來開發。 在凡事定型的世界中,所謂成功就是要展現自己有多聰明,有多行,也就是證明自己。但在另一個可改變可能的世界,成功在於如何拓展自己,學習新事物,也就是自我開發。

4. 定型心態者只在意可以顯示自己能力的反饋。根據腦波顯示,告知答案是否正確時,他們注意力最高。但對於有助學習的資訊,他們則興趣缺缺。就算沒答對,他們對正確的解答也不感興趣。

5. 定型心態者看重成功而非成長,他們真正想要證明的是什麼?無非是自己與眾不同,甚至優於常人。

6. 定型心態者不努力由失敗中學習或設法補救,卻可能只想辦法維護自己的面子。比如說,他們往往會找一些比自己更差的人。
   一項研究以考試成績不加的大學生為對象,讓他們有機會看看其他學生的成績。成長心態者看的是成績遠高於自己者,因為他們向來希望改善自己的缺失。定型心態的學生卻選擇看那些成績真的很差者,這是他們自我安慰之道。

7. 孩提時代,我們都聽過龜兔賽跑的寓言,你可以選擇當先天優越卻缺乏恆心的兔子,或是遲鈍但有恆的烏龜。雖說這則寓言的教訓是速度慢但有恆心者獲勝,但捫心自問,我們有誰想當烏龜?
   沒有,我們只是希望當一隻沒那麼蠢的兔子。我們希望自己快捷如風,但同時也有更高明的策略--好比說,在抵達終點前少打一些瞌睡。畢竟,你得出現在終點線才可能贏的比賽。
   龜兔賽跑的寓言旨在肯定努力的價值,但卻為努力者帶來汙名。因為我們會覺得遲鈍的人才需要努力,而且遲鈍者只有趁聰明的人偶爾失手之際,才有機可趁。

8. 定型心態者最大的恐懼,就是努力嘗試卻遭遇失敗 -- 讓自己連個藉口都沒有。

9. 成長心態的學生眼看失敗迫在眉睫,卻運用各項資源努力學習。他們承認,有時也會覺得難以負荷,但最終還是選擇埋頭苦幹,不輕言放棄。他們就像喬治. 單席格 (George Danzig)一樣。
   喬治. 單席格何許人也?他是柏克萊的數學研究所學生。某天,他一如往常在上課後才衝進教室,匆忙抄下黑板上兩道作業題目。等他開始作答時,發現難度極高,埋頭苦思了好幾天才解出來。後來他才發現,這根本不是甚麼作業,而是兩道知名的數學難題,過去從來無人能解。

10. 格拉威爾說,如果有人因為天生的才能而受到推崇,那麼他們將很難忍受自己的形象可能遭到損害:他們不去採取補救措施,也無法勇敢向投資人與社會大眾認錯。他們寧願撒謊。

11. 領導者的成長心態:他們不會一直想證明自己比別人行。例如,他們不會強調自己在組織中居於最高位,不會將他人的貢獻據為己有,也不會貶抑別人來抬高自己。
   相反地,他們一直追求改善,找到最佳人才環繞身邊,公正看待自己的錯誤與缺失,並坦承詢問自己與公司未來需要那些技術。正因如此,他們可以實事求是地往前邁進,而不是一昧地對自己的能力抱持虛幻的信心。

12. 艾科卡活在定型心態中。雖然他開始時熱愛汽車,也有突破性想法,但後來想證明自己優越性的念頭逐漸佔上風,終至扼殺工作的樂趣,也窒息了他的創意。久而久之,他對競爭者的挑戰越來越缺乏反應,只是訴諸定型心態者慣用的法寶 --- 怪別人、找藉口、打壓批評者與反對者。

13. 傑克. 威爾許學到,真正的自信是:有勇氣採取開放的態度 --- 歡迎改變與新觀念,無論源自何處。 真正的自信不是表現在頭銜、昂貴的西裝、時髦的車子或一連串購併交易上,而是反映到你的心態上:願意繼續成長。

14. 聖杯:充分準備與全力發揮
  伍登並不複雜。他聰明有趣,但不複雜。他只是個坦率的成長心態者,遵循自己的信念:你必須致力於每天進步一點點。如果能做到每天進步一點點,一段時間之後,你就會進步很多。
   他並不追求完美無缺的比賽,只要球員能充分準備並全力發揮,也不會要求他們永遠不許輸球。我贏了?我輸了?這些都是錯誤的問題。正確的問題是:我是否盡了全力?他認為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你或許得分不如人,可是你永遠不會失敗。

15. 每天都在我們的腦子裡計畫去做一些困難的事,可是沒付諸行動,老是想著等明天再做,也發誓明天絕不食言。不過根據彼得哥維澤等人的研究,就算認真發誓往往也沒甚麼用,日子總是一天又一天蹉跎過去。
   真正有效的辦法是擬出一份生動而具體的計畫:明天休息時間,我會泡好一杯茶,關上辦公室大門,打電話給那間研究所。或是,星期三早上,起床刷牙洗臉後,我就做到書桌前開始寫我的報告。或是,今天晚上一洗完碗,我就要和太太坐在起居室裡好好討論一下。我會告訴她,親愛的,我想討論一件事,我認為這件事會讓我們更快樂。
   思考一下你需要做的某件事,你需要學的某樣東西,或是你必須面對的某個問題。想清楚它的內容,然後擬出一份具體的計畫:何時開始依計畫行動?在哪裡?怎麼做?在腦海裡生動地勾勒出每個細節。
   這些具體的計畫 --- 具象的計畫 --- 列出你在何時、何地、如何去做某件事,便於你照表操課,當然也就提高了成功的機率。

16. 心情愉悅時,我可能更有行動力,可是這也不是重點。計劃就是計劃。成長心態的學生也會憂鬱嗎?他們心裡越不舒服,越是積極去做建設性的事情。他們越是不情願,就越激勵自己動手去做。

17. 每天你都有機會成長,並幫助你關心的人成長。你該如何記得把握這樣的機會?每天早晨,在思考這新的一天時,試著問你自己下面的問題。你可以把他們影印下來,貼在鏡子旁邊。

   今天有什麼學習與成長的機會?對我個人來說?對我周邊的人來說?

   在想到這種機會的同時,擬定一個計畫,並自問:

   我會在何時、何地、如何開始我的計畫?

18. 一個人能否獲得領域專長,主要的因素在於:「不是擁有某種固有能力,而是有目的地努力。」

19. 相信你的素質是無法改變的,這是「定型心態」 (fixed mindset),這種心態使你總是急切一再證明自己。若你只有一定程度的智力、一種特定性格、一種特定品行,那你最好證明自己的這些基本特質有「足夠」程度,要是看起來或感覺起來程度不足,那可大事不妙。

20. 如果你相信重要素質是可以培養、發展的,這種信念將使你產生學習的熱情。如果你可以變得更好,何必浪費時間一再證明自己有多出色?與其掩飾自己的不足,何不設法克服自己的不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